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南明大丈夫> 第864章 刺探南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4章 刺探南明(2 / 4)

,你做自己的事情就行。”

船主忙点头躬身,“是,小人~”

李四却一伸手制止了他,“忘了我的话呢?就从现在开始,免得进入明境,露出马脚。”

船主愣了一下,才道:“李四~”

这时船已经驶出洞庭湖湖口,进入长江,江面上船只穿梭,显得十分繁忙。

几年前,高义欢与南京有协定,魏国的商船能够在长江航行。

此后魏国的商船,便时常成群结队的开往江南,用湖广的粮食,换回江南的瓷器、茶叶、棉布。

因为江南的经济地位,天下的银子主要集中于江南,而他的货物都是成品,有附加价值,而像湖广,像北方许多地区,其实都变相的沦为了江南的原料供应地,或者是经济殖民地。

在商业往来中,湖广提供的是半成品,而江南是深加工的产品,商业上自然是江南占据主导地位。

一亩地得一石米,能卖给二两银子,松江一匹好绢就卖十多两,普通的棉布也卖一两多,一个卖农产品,一个卖工业品,地位上的差异十分明显。

毕竟种植粮食对汉民族来说,几乎是人人都会的技能,魏国捂粮不售,南明也是可以自己种粮的。

现在是湖广熟天下足,可以前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话语。

在多数情况下,魏国在贸易中,其实是处于弱势的地位,银子不断流向江南。

这便造成魏国的银子短缺,提高了白银在湖广的购买力,粮食价格就有下降的压力,江南就能用产品赚湖广的钱,然后用赚的钱,买走湖广的粮。

虽然高义欢在岳州控制粮食来源,避免了江南商贾压低粮价,又发银票缓解银慌,但是除非饥荒,否则种粮肯定不及人家江南搞手工业的挣钱多。

好在这几年,魏国除了粮食,也有了一些皮制品,毛纺织品,还有玉石运到江南,赚取江南的白银,才缩小了逆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