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都市言情>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十五章 布料稀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布料稀缺(1 / 4)

周益民返回四合院,将自己老爹以前珍藏的那瓶茅台,以及一瓶汾酒给爷爷带上。

六十年代的汾酒,延续了五十年代末的包装。这款酒的酒标底图用粉红色标明了中国的版图,在地球的图案上印着“汾酒”大字。

跟茅台一样,汾酒也是当下八大名酒之一。

接着,周益民在商店购买了一卷(匹)布,花了30元,料子挺不错。这种面料,布店的价格跟周益民的商店差不多。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布票。

要知道,现在布票和布都很难得,很多家庭是有钱都买不到布。

实际上,从建国以来,我国的棉布资源就非常紧张。

我国工农业基础薄弱,大家穿的全是棉布衣裤,而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种粮食),就顾不了穿(种棉花),所以纺织品异常紧缺。

6年前,也就是1954年,全国就启动实施棉布计划定量供应,各地分期按人头发放布票,布料、成衣、床上用品统统凭票购买。

1956年,国内遭遇水灾,棉田减产,纺织品供应愈发吃紧,不得不强化“凭票买布”措施。

三年前,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战胜困难精打细算节约棉布”的号召。

就连京城都宣布当年棉布供应计划,城市居民、大中学生,全年的布票定量由36市尺下调到24市尺。

24市尺是什么概念?

一件衬衫做下来要7尺5寸布、一身棉衣要16尺布……

布票不够,钱也不宽裕,穿衣必须精打细算、艰苦朴素。

再加上纯棉服装容易破损,穿打补丁的衣裤、戴保护衣袖的袖套,成了当下这个年代的标志。

一卷布有34米左右,能做不少衣服了。

现在大家买布都是多少尺、多少尺地买,哪有直接买一匹的?你也没那么多票,就算有票,也很难买得到那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