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科幻灵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四十六章 张硕:问题,就出在这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张硕:问题,就出在这里!(1 / 5)

cp破坏。

这个名字与李政道、杨震宁密切相关,他们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认为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存在“镜像”空间反射不对称性,并以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此基础上,物理学界总结出了“cp破坏”。

1964年,詹姆斯-克罗宁和瓦尔-菲奇提供了明显的cp对称也被破坏的迹象,为此,他们于198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界一直追逐于宇宙的形成问题。

普遍的理论认为,在发生大爆炸之后,宇宙迅速膨胀、冷却,大量正反粒子彼此结合、湮没。

然而,正反粒子在结合湮没的过程中,行为出现了一些不同。

每十亿个正反粒子湮没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正物质粒子被留了下来,并最终组成了当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所以“cp破坏”,又可以理解为正粒子和反粒子衰变过程不一样的现象。

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

自上個世纪60年代以来,高能物理领域以实验研究分析,相继在介子(轻子)系统中发现了cp破坏现象。

但是,构成世界的主要粒子中,介子数量很少,介子衰变时多出来的正物质并不足以形成现在的世界。

所以,想要完美的解释宇宙的形成过程,就必须要在重子中寻找cp破坏的证据。

重子,才是组成世界的主要粒子。

“以重子衰变研究分析cp破坏”,是各大高能物理机构的重要科研内容。

高能物理所的besiii实验组,从正负电子对撞出的“碎片”中收集j/psi粒子,这种名叫“j/psi”的粒子会衰变产生正-反科西超子。

之后,正-反科西超子还会继续衰变、消失。

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研究以实验分析来找出重子中cp破坏的证据。

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