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72章 拍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 拍板(3 / 7)

尾,刘荣都没有把垄断当做目标——至少是没有表露过这个意图。

平抑粮价,是刘荣获立为储后的第一次考试,有理有据;

清算商人,是太子储君雏凤初鸣,向天下人展露储君之怒,合乎常理。

至于后续的少府内帑官营粮米,垄断关中粮食市场,也‘绝非’刘荣早有此意;

而是先前,刘荣清算商人的时候有点‘上头了’,把人杀完了才反应过来:哎呀,关中没粮商了呀!

这可咋整?

好吧,事儿是我惹出来的,那就只能由我收拾残局了——就让少府辛苦点,代替商人们的位置,当几年粮食贩子吧。

等啥时候,关中重新涌现出一批粮商,少府再把担子卸下来,把粮食生意扔给民间商人……

没错——当年,定下官营粮米一事时,刘荣明面上的说辞,是‘由少府无限期暂掌关中粮米事’。

无限期、暂掌。

只能说,政治这门学科,极其注重语言的艺术。

就这样,刘荣以‘皇命难违’为由平抑下粮价;

又以‘悖逆储君’的罪名清洗粮商;

最后,再以‘关中缺粮商’为由,让少府内帑顺利达成对关中粮食市场的垄断。

整个过程,刘荣的每一个举动都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没有哪怕片刻展露出‘我要动谁蛋糕’的意图,不动声色之下,达成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事后,即便有人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却也是为时已晚,米已成炊,只能接受现实。

从这件事——从刘荣拐弯抹角,以这种顾左右而言他,道出扯虎皮、找借口的方式,才终于达成对粮食市场的垄断,就不难看出在国家层面,达成对某一货物的全面垄断,难度究竟有多大。

毕竟难度不大的话,刘荣当年就不用那般费尽心机。

而这一次,刘荣又要由少府出面,达成对盐、铁市场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