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第424章 舅舅的遗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舅舅的遗产(1 / 4)

正德八年,朝廷向外国“朝贡”使团的私货征税,实物抽分20%。

隆庆开海,进一步完善税制,引税、船税、价税和临时税应有尽有。

现在,晏珣带着官府的文吏,在一众海商的见证下,对黎大的货物进行征税。

晏珣要从宁波海关开始,统一收现银税。若有官府需要的货物,再向海商收购。

这种税收改革,符合“一条鞭法”的理念。

一条鞭法的核心: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归总为一条,征收银两,粮税按亩折算纳税。

这样可以简化税制,方便统收统发。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农民种了粮食,过去是直接纳粮。

变法后,除保留苏杭等少数地区征粮食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地方一律改征银子,即“折色银”。

这种操作,引起很多农民不满……几百年后,农民还以实物交税,可见实物税也有存在的意义。

晏珣处理进出口关税,也是慎之又慎,拉着一群人过来旁观。

若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及时调整纠正。

海关征收的税银,会送到太仓银库。

大明的财政收支,有一个特点是“分散性”。

其中太仓银库主要负责:一、白银收支;二、国家重大开支,如九边军事支出。

后世有人以为太仓银库的白银就是大明皇朝的全部财政收入,这是不对的。

京城还有大量储存财政收入的仓库,放粮食、军器、绸缎、棉布等等实物。

因为黎大很配合,其他海商对于实物折算现银也没有意见,第一批货物的征税顺顺利利,帮晏珣实现了开门红。

其他海商对黎大刮目相看。

异军突起的黎大很有气派,表面粗豪内心却很精明、识时务。

就算现在吃一点点亏,只要能结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