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呢?
这个问题是理学的一个重大bug,一直没人有能力修复,有人问,那就看悟性。
当然了,理学不讲悟性,总缝合佛家的东西也不好,所以正确的说法是“诚”。
之前讲过,“诚”在宋儒那里,被极端放大了。
所以悟不透,是伱不够“诚”,等你够“诚”了,一心一意,自然可以诚心而明知。
在姜星火的前世,王阳明就是想通过“诚”来认知竹子。
“大儒曰: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阳明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王阳明非常的“诚”,足足端详了竹子七天七夜,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还是因为没有科学的认知手段,于是他走到了另一条道路上,一条不需要科学的认知手段也能自圆其说的道路上。
显而易见的是,理学的认知论是非常粗糙的,这也是刚才孔希路为什么悚然一惊的原因。
如果眼前的是他的学生或者其他人,孔希路完全可以用“诚”糊弄过去,但对于姜星火,显然不是这样。
可除了“诚”,孔希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这不怪他,因为北宋五子都没解决的问题,你不能指望孔希路在诏狱里灵光一闪,拍脑袋就想出来了解决办法。
龙场悟道,终究是极小概率事件。
而对付理学这种粗糙的认知论,姜星火现在有两种选择。
其一,祭出王阳明的巅峰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感知器官都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全都是你的“心”在起作用,属于直接从源头上解决bug。
把认知论过程改为心学版本:
内心生理→得到天理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