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八月十一、申时、杭州府衙内院、隆兴居】
在屠青青的一番点拨之下,徐恪茅塞顿开,对官场上的一些窍门有所领悟,也终于对杭州府盐税之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原来,整个杭州府的盐税,名义上是由杭州府衙在管辖,但由于盐牒与盐引签发之权尽在江南道衙门,因此,能够决定杭州府盐税数目多少的权利,其实全在江南道衙门,也即是说,全都由汤山劭一个人决定。
原因很简单,无论在大乾国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大乾国之内任何一个人,你要制盐贩盐,就得有官府发放的盐牒,你要运盐存盐,就得有官府签发的盐引,若无官府签发的盐牒与盐引,那么你手中之盐就是私盐,依照大乾律令,贩卖私盐是重罪,轻则资产罚没人员流放,重则砍头!由此可见盐牒与盐引之珍贵。既然盐牒与盐引如此之珍贵,那么官府就不可能随意签发,往往谁出价更高,盐牒与盐引就归谁,也因为贩盐生意获利巨大,有多少盐商为了获得一纸盐牒,甚而不惜扑上全部的身家血本。
汤山劭手中既掌握着盐牒与盐引签发之权,自然可以对各路盐商漫天要价。往年,汤山劭为了照顾分水堂,几乎将整个江南道的贩盐生意尽数交给了方家,而其它的盐商就算能分得一杯羹,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杭州分水堂在江南四府势力庞大,也无人敢去与之竞争,是以整个江南道的贩盐生意几乎都被杭州分水堂所垄断。
自然,汤山劭也不会将手中的盐牒与盐引白给那杭州分水堂。至于分水堂与汤山劭之间究竟达成了何种协议?分水堂每年“孝敬”多少银子给汤山劭?又向朝廷上缴多少盐税?这些也只有汤山劭与康铭博心里清楚,其他人虽然也能猜到大概,但于其中具体数目也是不详。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就明白了前任杭州知府吴文龙为何竭尽全力也才实收到盐税五万两,就连这五万两白银,也是那杭州分水堂为了装装样子才交给了杭州府衙。可以想象,如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