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后明余晖> 第七〇一章 吃饭治病两大事;风口浪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〇一章 吃饭治病两大事;风口浪尖(1 / 7)

莫愁湖畔的西苑以南坐落着两排小庭院,专供一些朝廷大员休养。今天,白云山医学院的一名生物学家和一名有机化学家千里迢迢从广州进京,向他们的团队寻求支持。

“……其对各种病菌都有效,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杀灭效果更好,针对伤寒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实验完全成功。”

“好事、大好事,资金问题用不着你们担心,只管把申报案提上来。”

“太感谢您了,事关天下民生,我等必定全力完善研究,只争朝夕!”

在战争结束后,周长风逐渐转移了自己的工作重心,毕竟国防压力比较小,确定基本方针和大方向之后顺其自然就够了。

军事和政治归根究底都是受经济因素主导的,谋取利益通常是战争的基本动机,民众的愿景也往往是以此过上好日子。

显而易见的是,大明的官僚資本体制和极不均衡的发展差距导致民生状况颇为一般,尤其是云贵和陕甘这样的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更加糟糕。

历史上各国的福利体系大多在冷战期间才开始建设,在那以前都不值一提。大明有特殊國情在此,一直都存在官府设立的救济政策,但总体来说也半斤八两。

最基本的两大需求是什么?

一是吃饭问题,二是治病问题。

对于前者,又要细分为基本的碳水化合物——大米和小麦,以及更高级的蛋白质——肉、蛋、奶。

周长风在去年秋季不惜亲自前往奴儿干、河南、湖北、岭南、安西,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简单考察了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状况。

目前来看,大明还有个别地区——经济既不发达而且也不是粮食产区的省份徘徊在温饱水平,急需改善;多数省份的粮食比较充足,不过肉蛋奶摄入量还是太低。

鉴于黑龙江地区还未开垦完全,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而且当地机械化耕作水平也有加强的余地,周长风认为这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