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大明公务员> 第十五章解缙到北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解缙到北京(1 / 4)

第十五章解缙到北京

何夕将其中的奥秘,全部讲解给朱雄英。

好在朱雄英从小跟着何夕学习,否则其中很多事情,他还真听不明白。

朱雄英说道:“如此说来,只要守住河间府一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变法,我们就处于不败之地了。”

何夕说道:“正是。请殿下宽心。”

哪里那么容易,很多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虽然说何夕为了这一件事情准备了三年,三年的积累,换得而今的先手优势,何夕有把握给南京一个猝不及防。甚至将战线推进到黄河一线。

但是何夕更知道,冯胜,傅友德,徐达,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吃素的,更不要说,还有很多二线三线的侯伯。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变数了。

蓝玉案,虽然牵扯人不少。但是,却比不上历史上朱元璋晚年所杀人之多。南京方面绝对不是没有将领可用。恰恰相反,有经验的老将名将,称不上车载斗量,但也抓一大把。

这种情况,何夕也不知道先手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

更不要说,很多人不能忽略。比如地方的封疆大吏,各地的藩王。这些地方很多人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大明战事的走向。即便何夕准备了三年,此刻真正下场,并没有完全把握。

何夕唯一有把握的是,打下去,他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虽然而今蒸汽机并没有完善到何夕满意的地步,但是已经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动力源了。可以预见北京辽东在战争期间,就会处于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增高,蒸汽机的推广,扫除了一个重要的障碍。

只要蒸汽机大规模使用,成本将会越来越低。机器对于大明低廉的人工成本,才会有优势。

而没有价格优势,蒸汽机在大明很难推广开,不能大规模使用,又很难有价格优势。这就是一个悖论了。

没有大规模使用,蒸汽机推广的种种配套就会非常贵,使用成本也就会很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