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41章 为什么要这么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章 为什么要这么写(4 / 6)

访。

林老师都没接受采访,我接受采访算怎么回事?

于是之颔首道:“你能有这样的觉悟也是好事,那这次就算了。等以后你独立完成了作品,我们再接受采访!”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公演,再次在燕京的话剧界和观众群体当中引发了热潮。

尽管林为民并未在编剧栏署名,但没有人会小觑他的作用。

但凡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嘉靖与海瑞》这部话剧能够如此成功,与的好底子密不可分。

但这些热议和关注跟林为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花了几天功夫,中文版的《燃烧》终于写完了。

恰在此时,林为民接到了来自米国的国际长途。

打电话的是乔森·威廉姆斯。

半个月前,林为民的英文版《燃烧》从纽约达科塔公寓寄出,几天后乔森收到了书稿。

这一个多星期,不仅是他,包括兰登书屋的资深编辑,已经把《燃烧》的书稿看过了不止一遍。

意见很统一,这部如果出版的话,可能不是一部会大卖的畅销作品,但作品极具思想性,得奖的概率很大。

林为民的前几部,因为是引进的关系,所以几乎和米国文学奖项无缘。

这次《燃烧》的出现,倒是让乔森和兰登书屋看到了一个机会。

出版社的运营逻辑实际上是差不多的,除了赚钱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所能创造和产生的影响力。

显然,如果能捧出一位在米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对于兰登书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

只要《燃烧》这部能够一两项米国主流文学界的大奖,那么林为民立刻就会摆脱在米国“作品红人不红”的现象。

到那个时候,兰登书屋凭借多年和林为民的合作关系,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是的,林,编辑们一致不看好这部的前景。”

“但我相信你,你有成为世界级作家的能力和天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