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间,饭桌前的王逸少正襟危坐。
“你说的是小范?那个女记者?”
“对,”童婳想了想,按年龄来说,她确实比王逸少小一些,“王队,我记得你也参与了一段时期的水下作业。”
“对,对,是在后期。”抚今追昔,王逸少不胜感慨,“之前我就想驰援碗礁一号的,但没来得及。”
2005年六月间,平潭市屿头村的一个渔民出海捕鱼,偶然间捞到了几件瓷碗。和很多渔民秉持的信仰不同,这位渔民并不担心触怒海神,非但没有将瓷碗扔回海里,还花钱雇了“水鬼”潜水探查。
这一查,就发现了半掩在淤泥里的船身,及大量瓷器。瓷器实在是太多了,消息像生了脚的翅膀,传到碗礁一带的人们耳中,一时间海面上挤满了捞宝的渔民。
“那时候,老百姓有古董的概念,也知道这个能卖钱,但没啥法律意识。甚至有人还临时组建捞宝发展股份公司,海警一走就继续捞宝。你说可气不可气?”想起往事,王逸少忍不住长吁短叹。
那时,也没有天网设备,都不好逮人。
个中细节,郭超仁都知道,也听师父说了不少,此时他更好奇的是,那位“小范”记者,是什么时候来的。
郭超仁便眨眨眼,笑问:“师父,说重点,说重点。范记者是什么时候来的?”他很好奇,到底是啥样的女子,成了“旱鸭子”童婳的偶像。
“我想想啊,应该是在九月……唔,九月中旬那几天。那几天,央视新闻中心和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联手,直播碗礁一号的发掘全过程。呵呵,那时候,每天上午,考古队都要配合电视台直播。小范呢,是央视新闻中心的记者,很飒爽的一个女孩子。不过,我记得她起初是学音乐的吧?”
童婳迎着王逸少的目光,点点头:“对,是音乐系毕业的。后来考研读了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再后来,又在职读了考古文博方向的研究生。”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