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年以来,红薯在大明朝走进千家万户。
按照最新的种植面积,全国已有超两千万亩,而亩均产量已经随着种植技术越发熟练达到了25石。
虽然离现代农业每亩6000斤也就是40石的标准仍有距离,不过在没有化肥的年代,农作物的产量上不去,这是无法跨越的自然规律。
实际上现代农业的高产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化肥。
其实每亩25石也很不错了,如果是按照十取一的税比,这就是5000万石的岁入。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一是因为收税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贪墨、损耗,甚至有的时候某个区域遭灾那么还要减免;二是国家并不需要收这么多红薯……
红薯的热量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缺点。
其实朝廷并不需要多少,但该收还是要收,如果不抵税,那民间种植的动力就会减弱。
收上来哪怕吃不了,也可以卖、可以赈灾,另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红薯和红薯茎都可以喂马,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的喂马,对马的健康非常有益,属于优良饲料。
所以朝廷还是会收红薯。
当然,两千万亩的土地种出来的大部分的红薯还是被民间吃掉了,老百姓没有那么多好日子过,尤其是西北一些干旱区域,能有吃的,已经是很不错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厚照从北京一路走来,没有遇到那么多的流民,红薯是起了大作用的。
所以刘健才花力气搞了万亩的规模。
这是一种底气,一旦遭遇灾祸、荒年,不至于把人饿死。
朱厚照也是到了古代,才逐渐理解古人对于荒年的恐惧,因为生产力不足、运输条件不够,一个区域千里旱灾,上百万的人一旦饿肚子,去哪里找那么多多余的粮食?又得多少马、多少人、多少车才能运过来?
所以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