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养工业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养工业人才!(1 / 8)

在古代,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习一门手艺都是极其困难的,不知多少人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知道多少有天赋的聪慧孩子受困于家境、环境等诸多因素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

喜欢木工的也许只能偶尔自己做点小东西,喜欢数字的最后可能连个账房先生都当不了。

毕竟在古代,一技之长乃是家传手艺根本不会外流,不提什么传男不传女,就是侍奉自己的徒弟都不可能得到亲传,甚至到了后世依旧有许多手艺不会传给外人。

一门手艺对如今的大明百姓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正值青壮年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技能。

眼下大明普及的学塾只负责最初级的读书识字明礼,而想要靠学问养活自己乃至一家老小,学塾是肯定不够的,这就让很多无法接受更好教育的人最终只能回到田地里。

如今已经是十七世纪了,工业的大门对着大明敞开,朝廷需要合格的工人,一座座工厂需要熟练的技术工种,这些都需要培养。

一所职业学院,也许无法给所有渴望有一技之长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但会给这些人一道曙光。

有第一所,就会有第二所,第三所,这会给千千万万大明百姓提供更多的出路和机会,这的确是功德无量的举措。

学问不好做,哪怕是如今的大明,那些真正的学士也不过寥寥无几,而朝廷的资金眼下也不可能建设遍布大明各地的学校,一年五六千万两银子的税收,换算成大明宝钞不过五六千亿而已,看着是笔惊人的数字,但抛去大明各地官吏的薪俸,数十万新军的薪俸,那么多匠人的薪俸,还有各种硬性开支,地方建设朝廷建设后,还剩下多少?

朝廷的钱都是有目的的,眼下朝廷所建设的大同书院培养的也不过是初中级人材,这些人才里最顶尖的才能进入太学、国子监、翰林院、工科院等地方,被学士们领着言传身教的培养。

如今朝廷没能力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