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五零五章 阉党(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零五章 阉党(下)(2 / 5)

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

“以此而论,伍子胥自然是忠臣。但忠臣也分三六九等,伍子胥,谓之下忠。”

刘钰听的频频点头,这篇书,他自然是背过的。但背过,距离随时可以引用且理解透彻,那就差得远了。

此上忠、次忠、下忠之论,也和皇帝所说的“铮、谏、辅、拂四臣”类似。

上忠和次忠,都是不能学的。

能学的,只有下忠。

而“下忠”的代表人物,恰也是“铮臣”的代表人物,伍子胥。

大忠自不必提,得是周公辅佐成王的水平,才能称之为大忠。后世的霍光、张居正等,都不算,因为周公可没被清算,名声始终好。

只有周公,再无他人。

这种大忠之臣,就皇帝那性子,当然不会喜欢,也不希望大顺出现。

次忠的代表人物,或曰管仲、武侯。

刘禅古时就被人称作“小齐桓”,至少是有齐桓之风的。管仲死前、武侯死前,都是大权在握,以德调君而辅之。管仲死后、武侯死后,齐桓也好、后主也罢,都暴露了正常水准了。

这次忠之臣,肯定也是皇帝所不希望出现的。皇帝总不会希望来什么“祭由寡人、政由丞相”,而且大顺根本就没恢复可以开府的丞相一职。

最后剩下的“下忠”,和皇帝不喜欢“铮臣”的理由差不多。

“以是谏非而怒之”,就是说,伍子胥有没有本事?有。说的对不对?对。但是说的让君主不爽、不留情面、让君主毫无面子,然后还硬怼,怼的君主下不来台、脸上挂不住,心情极为不爽,怒气冲冲。这样的臣子,是忠臣,但却是下忠,距离大忠之臣、次忠之臣,还是缺了些手段。

先秦时候,说伍子胥;及至中古,便是魏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