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三二九章 斡旋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二九章 斡旋家(1 / 5)

斡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这一次“斡旋”的本质,是贪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功而归诸己身,把明显是道法自然的事,搞成像是自己出了很多力以致功归于刘钰斡旋的假象。

主要是要把形式弄好、动静弄大。

丹麦东印度公司和大顺之间的贸易,只是斡旋的一个切入口,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他要假装是靠他的斡旋、靠大顺的影响力,促成丹麦放弃瑞典王储资格的。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火车在往前开,刘钰假装在后面推,然后告诉全世界是自己把火车推走的。

从地缘政治,以及欧洲几个大国的矛盾来看,丹麦最多也就是过过嘴瘾,不敢真的开战。

倒不是说丹麦就怕了俄国,陆军确实未必打得过,可沙俄的海军还真未必打得过丹麦。

真正的原因,另有缘故。这是可以推断出来的。

一旦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照现在这个局势发展下去,既然普鲁士的崛起,在大顺决意对荷宣战后已成必然。

那么,今后欧洲外交的重中之重,就是俄国。

可以说,俄英同盟,还是俄法同盟,将是今后欧洲外交局势的最关键环节。

听起来虽然很绕脑,但确实是英国只要先拉到俄国,才能拉普鲁士。

英国只能用拉到俄国,来吓唬普鲁士,以此瓦解普法同盟。

英普同盟的基础,是俄英看上去亲近,才能促使普鲁士和法国断盟,投英。

普鲁士和法国此时没有直接的矛盾,最担心的是被奥地利和俄国两面夹。

否则,英国直接拉普鲁士,是拉不动的。

因为普鲁士很清楚,被英国拉动,意味着同时和法、奥为敌。普鲁士才不傻。普鲁士投英的原因,是希望加入英普俄同盟,避免两线作战,因为奥地利肯定是不可能和普鲁士站一边的。

法国那边,虽不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