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二七七章 八字不合(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七章 八字不合(上)(1 / 8)

巴达维亚港口处,在巴城有头有脸的华人代表在这里翘首以盼。

香炉、香案、香车之类的迎接钦差的必备之物,都已经准备停当。

只不过这里面的多数人,对于朝廷派钦差前来,只能说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既不激动,也不抗拒,想象中箪食壶浆见王师而来痛哭流涕的场面,至少现在不会出现。

都说南洋的华人富庶,这话说的既对、也不对。

对,是说巴达维亚一共21种包税,华人包了18种;巴达维亚一共200多个糖厂蔗部,华人拥有195个;巴达维亚从大米到鱼虾、从烟草到酒水、从酱油到针头线脑、从赌场到妓院,几乎全掌握在华人手里。

只要巴达维亚城外的华人,不算人,那这句话就是对的。

但如果城外那些在甘蔗园、香料园做奴工的华人也算人的话,乌衫党、无裤汉也算华人的话,这就不太对了。

朝廷这一次是拿了钱,替交不起人头税的华人交了三年的人头税。

现在心向朝廷的,是城外的华人,但城外的华人并没有来迎接钦差的资格。

而对城内的华人而言,朝廷既没有帮他们交人头税,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当然不知道刘钰将一场大屠杀化为无形,自是对朝廷的感情不深。

大顺内部有句话,叫流水的县官,铁打的老爷。这话在大顺说,就对的不能再对,钱从地来,控制的土地就是铁打的。

但在巴达维亚,这话就不太对。最起码,朝廷没有表态说,如果朝廷下南洋,依旧采取荷兰旧制,制度百年不变。

缺了这句表态,包税的上层华人对大顺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大顺的税收制度,可不是包税制,而且作为一个传统天朝,对于地头蛇向来是要狠狠打压的。

大顺确实惹不起大顺的地主,那是王朝的经济基础,但商人嘛,却绝对惹得起。

同样是钦差大臣,在大顺内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