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都市言情>我要做港岛豪门> 第623章 【八十年代的四大屋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3章 【八十年代的四大屋邨】(3 / 4)

大厦。

黎星和洪小莲两人坐在吴光耀办公室的沙发上,等待着吴光耀发话。

吴光耀合上资料,抬头说道:“在建的、在售的物业很多啊!我预估了一下,长江实业近三年内,预计有1.5万套住宅单元出售;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天水围那里!”

长江实业3年1.5万套住宅单元的产量,意思整个八十年代将生产5万套以上;

这个数量还不包括天水围那里,天水围一共是10万套住宅单元的规划,目前已经竣工3万套住宅(包括1.5万套的廉租房)。

须知,前世李超人在八十年代开发了四大屋邨(丽港城、黄埔花园、海怡半岛、嘉湖山庄),加上其它地皮的产量,一共也才供应了5万套左右住宅单元,占整个香港八十年代住宅产量的25%左右。

丽港城的地皮,是用和记黄埔的青衣岛油库,和美孚石油在茶果岭的油库地皮交换的;

黄埔花园的地皮,就是和记黄埔在红磡的黄埔船坞地皮;

海怡半岛的地皮,则是鸭脷洲发电厂地皮;

湖嘉山庄的地皮,则是天水围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所谓的四大屋邨项目,全部归在了吴光耀旗下公司。

而天水围就算留个3万套的指标到90年代建设,在八十年代也要开发4万套住宅单元;

加上黄埔花园1万套、海怡半岛1.2万套、丽港城1万套,整个八十年代光大型屋邨的产量,吴光耀旗下公司就得产出7.2万套住宅;

如果加上其他地皮的产量,吴氏地产公司预计将在80年代生产10万套住宅。

吴光耀倒不担心如此多的住宅会影响市场,毕竟港岛的经济也比前世提高了25%以上;

而住宅产量的提高,显然是一件对港岛市民有益的事情;

产量高,代表着价格会下降,但是港岛的经济又高了,所以这一世香港人有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