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世纪的武器(2 / 3)

不出来。试想一下,若是北塘炮台枪炮齐发,会是什么结果?至少可以狠揍联军一下吧。

当联军到达北塘城门口时,他们才发现这座城池还不仅仅是防备空虚,而根本是毫无防备,里面空无一人,城墙四周架起的“大炮”竟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假炮。

僧格林沁在设“空城计”时,又在炮台周围布了地雷。这些地雷每颗都由四颗炸弹组成,为免受潮,用一个马口铁的箱子加以盛放,可谓煞费苦心。同时地雷阵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地雷被埋得很浅,上面盖着一块板子,板子上铺着泥土,只要在上面稍微施加一点重量,板子就会晃动,然后打着火石。

不幸的是,布雷区没有能够进行完全的保密。联军事先也有所防范,他们的侦察队抓了两个中国人,让两人顶在队伍前面走。正是这两个知晓内情的中国人向联军侦察队供出了实情,联军随即派工兵将地雷标出并予以销毁,僧王的地雷阵最终并未能起到预想的作用。

大沽的侧背为塘沽,二者一河之隔,仅相距八里,此处既是蒙古骑兵的集结地,同时也是大沽口北岸炮台侧后的一道重要屏障。北塘有一条石子路可直通塘沽,8月3日,两千名联军士兵沿着这条石子路向塘沽开进。走了十多里后,他们已经远远地看见塘沽营垒,但突然有几百名骑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这就是西方人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闻之色变的蒙古骑兵。当天僧格林沁大沽炮台观察到联军出动且“枪炮连环,络绎不绝”,便立刻从塘沽派出了一批骑兵前去迎击。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蒙古骑兵,联军士兵开始吓了一大跳,不过仔细打量骑兵们的武器装备,他们又放下心来——这都是些什么啊?除了长矛就是弓箭,火器也有,不过是抬枪!

所谓抬枪是一种重型鸟枪,根据联军的观察,射击时它需要安装在三脚架上,或直接架在一名士兵的肩头,其子弹大如胡桃,有时还能发射圆形的铅弹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