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围城战(2 / 3)

被援敌消灭,从而使得己方的围城企图完全落空。

打围城战更讨厌的地方,是容易被牵制兵力。打个比方,如果你用一万人围城,那么城池一天不被攻破,这一万人就别想脱身,也就等于减少了整整一万机动兵力。湘军兵力本来就不多,哪里吃得消做如此减法?

胡林翼认为,湘军自创建以来,已苦战近十年,在这近十年时间里,之所以在用兵上始终无法完全做到运转灵活、快速敏捷,追根溯源,就是把精力和兵力都耗费在了围城战上。

看来,包围敌方城池不一定是喜事好事,而更可能是不慎跳入了一个大陷阱,发现这个秘密之后,胡林翼甚至一度发誓“永不围城”。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绝对不围城,尤其对于太湖、安庆、南京这样的重要战略据点,该围还是得围,他是反对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打围城战。

按照胡林翼的定义,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才可以围城,其一是四面无敌,且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其二是围城与打援相结合。第一种条件事实上并不具备普遍意义,毕竟打仗的人很少能够碰到这种好事,所以关键还是要掌握好第二种。

就太湖战役而言,情报显示陈玉成已会同捻军组成粤捻联军来援,对外号称有十万之众,实际也有八万多人。太湖城城墙高,堑壕深,防守严密,硬攻的话短时间难以硬下,若不能做到打援结合,击败来援的粤捻联军,围城战必然还要重蹈向荣、石达开失败的覆辙。

战役未开之前,先要准备好与打援部队,胡林翼将这一经验总结为:“天下兵事,只此一理,有围城之人,须先行另筹打仗之人。”在太湖战役的兵力部署上,他设置了两路打援之师,一路是多隆阿、鲍超部的一万八千人,驻于太湖城外小池驿,从正面阻击援敌,另一路由金国琛统领,驻于天堂寨作为打援的机动力量。围城兵力仅准备集结约万人,由于兵力不足,仅能包围三面,东面空缺,无法形成合围。

不少人可能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