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正面抗日战场2·烽火大地> 第四章 冲出生死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冲出生死线(1 / 58)

在白川上任时,离国联召开特别大会只有四天时间。白川必须在四天之内,击溃甚至消灭上海的中国军队,他将如何决策?面对不利局面,蔡廷锴又是如何应对的?

某种程度上,战场的成败就是谈判桌上的砝码。中国军队顶住了,日本军队没进展,这就使第三次英美调停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28日,也就是王赓在租界被日本海军陆战队逮捕的当天,由英国人做东,中日双方谈判代表在英舰“肯特号”上举行非正式停战谈判。

参加谈判的中方代表是顾维钧和19路军参谋长黄强。日方代表是对外交不算外行的野村吉三郎和日本首相特使松冈洋右。

这个松冈洋右并不简单,我们后面还要介绍。

在这次谈判过程中,顾维钧主动提出,中国军队可以从现防线后撤40里,但条件是日军也必须从租界和现有阵地退出。

由于战场上实在没捡到什么便宜,野村起初对这一提议倒也没觉得太吃亏,只是面子问题要紧,坚持中方先撤,他们才能撤。

一下船,野村就后悔了。

眼前这种战场状况,就算中国军队先撤,日本方面也已脸面大失。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打不过中国人才“乞降”的呢。况且,我们还有王牌在后面,那就是即将到沪的白川大将和更多的援兵。

得出的结论是:这事不能干。

可是在谈判桌上,已经亲口答应人家了。

不要紧。看清楚了,这是“非正式停战谈判”,又没签字画押,能赖就赖,能拖就拖吧。

于是,“肯特号”谈判结束后,野村和松冈全都自动隐身,到哪里都找不到人了。双方达成的口头协约自然也成了画饼充饥。

第二天,他们日思夜想的大救星终于来了。

白川的制胜之道

2月29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