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春回大明朝> 第四三七章 孤家寡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三七章 孤家寡人(1 / 5)

祭天终于到了尾声。

“陛下,该起驾回宫了。”

王锡爵说道。

观燎位上看着燎炉残烟的皇帝陛下,目光深沉的眺望着他的江山。

江南开春的早,而且普遍种植冬小麦和油菜,所以赣江两岸的田野和山林其实都依然是大片的绿色,中间赣江缓缓北流,一艘艘内河船停靠在码头。

因为这里是钢铁制品的主要加工基地,所以还有不少烟囱在向天空喷吐黑烟……

江西的冶铁基地在新余和分宜。

也就是凤凰山铁矿。

那里是原本明朝最主要铁矿,明朝的冶铁就是遵化官冶,佛山民冶,但佛山实际上是加工中心,真正的铁矿在粤西和粤北的山区,民间的小冶铁炉在山间就近冶炼然后运到佛山加工。再就是江西分宜,最高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甚至有大量吨级高炉,不过目前还是木炭为主,那里是褐铁矿,含硫高,而且附近煤炭资源不方便。

这也是那里迅速被武昌超越的原因,后者的煤炭便利。

另外北方还有泽州一带的民间冶铁,后者就是山西冶铁的支柱,使用煤炭冶炼,但却是山西的特有香煤,就是低硫的风化煤。

而江西这些年更是疯狂开发新余和分宜的铁矿。

但那里是山区,缺乏大规模加工需要的人力和水力,尤其是使用木炭还需要大量烧炭工,人力更紧张,所以就是冶炼出生铁和熟铁后运到南昌,在这里利用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水力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甚至包括重熔后的炼钢。

还是使用苏钢技术。

这种技术并不落后,至少在没有真正炼钢炉之前,这种冶炼技术相对来讲还是很先进的。

比不上坩埚钢,但产量比坩埚钢高得多。

坩埚钢产量很低的,实际上一炉才十几公斤,坩埚钢诞生后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主要是做刀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