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59章 比照宾贡待遇处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9章 比照宾贡待遇处理(1 / 6)

蔡瑁都能想到的问题和弊端,李素怎么可能想不到?

何况李素比这个世界任何人,都还额外多上千年的对科举制利弊的认知。

所以,哪怕李素刚来荆州的时候没意识,等他亲自主持工作、深入调研后,这些弊端也都浮出了水面,并且开始着力解决。

只是暂时还没想到完善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还有很多细节要推敲,以免操之过急导致更多漏洞。所以,李素才打算稳扎稳打,把本地考生的考试考完之后,再出台外地人做官机会的政策。

就像是一个程序员修bug,你得提防“因为修了一个bug引出更多bug”的情况,那就得好好内测,不能代码敲完直接丢给市场。

李素的幕僚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建议,是直接开一场额外的临时性考试,加试录取几个“沦陷区”流亡来的名士,也好安抚人心。张松等脑子灵活的人都是这么建议的。

但是邓芝、王累这些比较思维缜密或者办事风格刻板谨慎的幕僚,不建议这么做,认为必须形成稳定的制度。

否则“外地人能随意法外加试,录取率也不一定,本地人却要按部就班,录取率很稳定”,那很容易导致反向的伪移民操作。

比如最后搞成“明明是益州人或者荆州人,却想办法看看自己有没有沦陷区外州的亲戚,假装投奔一下再回来”。

那不成“出口转内销镀金”了么?

李素对这种担心当然是非常认可,因为他知道,这不就等于是某些历史阶段“好不容易堵住国内跨省高考移民,结果逼出新的骚操作:富人阶级学生中小学出国留学、甚至换国籍。大学阶段再以留学生身份回国读”。

那都是直接一步到位操作成留学生,完全绕过高考了。

所以,真不能急,恩科不是随便开的,历史上开恩科的也都是大统一王朝,对全国各地区一视同仁。没有那个管控条件就乱开恩科,只会导致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