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大建筑师> 第116章 瓦和现代建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瓦和现代建筑(2 / 3)

独立见证朝代的兴亡更替;或精巧温婉在江南烟雨中静默不语,洇染出一方诗意;一片瓦,方寸之间流转千年风雨,凝结旧日时光。”

“瓦在我眼中它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从一砖一瓦中找回中国的记忆,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林楼借用了王澍的名言。

“但是随着钢筋水泥时代的到来,瓦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建筑师们有了更好的材料,瓦片的作用慢慢消退,虽然之前也有人尝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古典大屋顶,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少问题。”

进入近现代之后,中国建筑界有三次大屋顶的设计风潮,第一次是在1920-1930年代,国民政府编制“首都(南京)计划大纲”,提出“政治区之建筑物,宜尽量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凡古代宫殿之优美,务当一一施用”,商业区建筑“外部仍须有中国之点缀”,住宅区“外墙之周围,皆应加以中国亭阁屋檐之装饰物”。

诞生了诸如协和医院、辅仁大学、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燕园建筑群等一系列作品,梁思成和杨廷宝为此贡献颇多。

第二次是在1952-1956年,一五期间,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工作,他们认为当时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建筑风格是资产阶级的,应该建设代表无产阶级和民族主义的建筑,提出建筑要“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诞生了诸如北京友谊宾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外贸部大楼、北京体育馆、全国政协礼堂、首都剧场等优秀建筑作品,这批仿古建筑都出自对中国传统建筑有深厚功力的建筑师之手,包含着浓郁中国传统韵味,建筑质量也高,日后列入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录。

不过这种形式的建筑造价过高,且不实用,很快就以反浪费为理由遭到批判,大屋顶建设暂时停止;直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为给这一庆典增加光彩,中央决定在北京建设十大建筑,于是传统的大屋顶再次亮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