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最后的十几年活在民国。他的名头就不用说了,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不仅是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也是石鼓篆书第一人!
这银边套里面的石鼓篆书,功力之深湛,令人叹为观止,想必就是他自己刻的。当然,这应该是平刻之后,才又找人做成了银边套。
吴昌硕是清末民初书画界旗帜性的人物,而且指点提携过大量后辈,比如: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沙孟海······
朱三松“一气成”的竹臂搁,吴昌硕錾刻后制成的“藏私”银边。
吴昌硕刻过印章,刻过紫砂壶,谁听说过他刻过银?!
这件臂搁,加上这套银边,那可就不止三百万了,五百万也舍不得出手啊!
虽然本来余耀也没打算出手。
余耀打开保险箱,小心翼翼将两件银边套平放,又将竹臂搁担在上面。
锁上保险箱,余耀点了一支烟,抽了几口,心情还是有点儿激动。
这真是撞大运了!
就这么一件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流出来的,而且后来接盘的人,也一直没有拆过银边;如此一来,既不知道是朱三松的作品,也不知道是吴昌硕的珍藏。
余耀虽然自叹撞大运,但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使然。
首先是眼力。看出是明末清初的竹臂搁,看出是一件精品,已然需要比较高的眼力,但若只看布局和刻工,就断定是大师作品,难度还是很大的。
还需要魄力。没有款儿,即便看出来,想拍下,也得考虑行价。这件竹臂搁如果没有余耀后来发现的这些,行价顶多也就是十万八万的。余耀当时一口出了十万,若是有人竞争,其实他还是会加价的。
余耀正想着,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沈歌。
“听说你拍了一件竹臂搁?”
“你的同事嘴巴还挺碎。”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