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闲臣风流> 第二百九十一章 段提学又刷声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段提学又刷声望(1 / 5)

高考移民这种事情在后世实在是太常见了。!

如高考大省的山东和湖北,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可录取名额实在有限。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饮恨考场,以自己的成绩如果在别的省市轻易能考北清复,可你因为生错了地方,只能去读普通的211。

于是,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在户籍动起了脑筋。

这事也不难,许多省市对于优秀人才的渴望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只要你这个家长有大专以的凭,咱们城市会敞开怀抱欢迎你。

但是,落籍也是有准入门槛的,这个门槛是钱。你要想在这座城市落户,房子总得有一套吧,这可是两三百万的人命币啊!北广,一套两居室学区房,都千万了。

这事在古代却简单,即便是京城。如果你不讲究生活质量,只求有片瓦遮头,外城一套老破小也几十两银子。

可是,古人都有故土情节,所谓家乡难离。你的人脉关系,学籍可都在老家,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简直相当于后世移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不得不慎重。

而且,和现代人一张银行卡可以走天下不同,一个家族的主要资产是土地和房屋,这些东西要变现不是那么容易,且要得到败家子的坏名声。

当然,你去外地做官,尤其是做这种镇守一方的大员,将一家人带过去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你的人脉关系都在官场,不会因为迁移而改变。至于学籍,你一个官员要想办妥当还不容易?

这么说来,周楠和徐家这种高考移民在明朝其实是非常稀少的。

昌平徐家,或者说河南睢州徐家旁支在官场还是有势力的。徐养大去段提学那里闹,想来学政衙门看在他二叔徐布政使的份,或许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驱除了事。

果然,正说着话,沈宁的家人跑过来:“少爷,徐养大和五十多个昌平书生跑学政衙门去闹,被衙役们打了出来,不少人脑袋还破了,流了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