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第四七二章 天不佑大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七二章 天不佑大汉(2 / 6)

通典》中记录,东汉桓帝、灵帝时期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初期,当时华夏的人口“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也就是与鼎盛时期相比,只剩下了两成。但这时候的华夏,依然没有和平,在这种十不存一二的严峻形势下,又先后发生了曹操与袁绍的争霸之战,曹操南下平定荆州、鏖战赤壁的统一战争,以及刘备夺取巴蜀,曹操收复河西的兼并之战。直到吴蜀两国彝陵大战之后。华夏才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平稳期。这些大规模的战争,场场都是伤亡惨重的殊死搏斗,对于本就少得可怜的大汉人口,不啻为雪上加霜。

魏国建立初期。大臣陈群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也就跟文帝、景帝时期的一个大郡差不多。比如人口众多的南阳郡,在最繁华的时期,一郡便有四百多万人。而魏国在建立初期,也就四五百万人口。

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记载,蜀国在刘禅登基时。人口是九十万,到了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九十四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加在一起,华夏的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五百三十七万人。而《晋书》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两百三十万。这样加起来,华夏的总人口也不超过八百万。这还是后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后,长期恢复人口所达到的数字。

刘和记得,三国时期华夏人口的下降幅度之大,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在三国之后,华夏人口下降最快的时期,也就是宋末元初。当时的蒙古人,从东面一口气杀到西面,消灭了世界上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华夏人口也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这已经算得上近千年来华夏最大规模的一次灾难,但与汉末三国时代的惨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谈起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人口锐减,原因可以总结出很多,比如从黄巾起义开始的全国性内部混战。当时的黄巾起义,采取的是各地同时举事的策略,从一爆发就是全面的国内战争,战火几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