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大唐狂士> 第350章 幽燕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幽燕激战(4 / 5)

军始终守住县城相反,渔阳县的守城战却打得异常惨烈。

渔阳县是幽州和榆关之间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拿下渔阳县,就打开了通往榆关的西大门,契丹军便可沿着燕山南麓直接杀向一百五十里外的榆关,榆关也就无险可守。

榆关北面的两万契丹军也将挥师南下,席卷河北东部各州,因此,对渔阳县的争夺也到了生死搏命的程度。

天刚亮,一股寒流越过燕山,凛冽寒风席卷了幽燕大地,尽管大地上河道断绝,冰塘满地,但低沉的号角声还是在渔阳县以西吹响了,黑压压的契丹骑兵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

围攻渔阳县的战役已经打了近十天,双方各死伤数千人,尽管契丹军队几次要攻下渔阳县,但都被唐军顽强抵抗,一次次地被打退。

事实上,渔阳县的失守已经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唐军就算再击败契丹军也于事无补,重要的是唐军粮草已经断绝,已经无法再次支持下去,只能弃城向东撤军。

唐军还有近一万五千人,在唐将杜元山的率领下列阵在一望无际的麦地里,远方便是如一条巨龙般雄伟高大的巍巍群山,约两里外便是沽水,河流在冬日温暖阳光下粼粼发光。

沽水由两条发源于燕山的支流汇集而成,一直流向渤海之滨,在冬天结冰时会断流,但在水量丰富的春夏季,沽水则成为数十万亩麦田灌溉的水源之地,它被称为蓟州的生命之河,沿着沽水北行便可一直抵达燕山脚下。

一万五千唐军在辽阔的麦田内排列成了枪箭阵,即前面是五千弓弩手,而后面是一万长矛枪兵。

杜元山知道他们无法逃过契丹骑兵的追击,与其溃败,不如结阵迎战,是死是活,胜败就在此一战。

弓弩手是对付骑兵的利器,他们实际上也是长矛兵,以步兵方式列阵,这样他们能挽劲弩,射程也更远,待契丹骑兵杀到眼前时,由后面长矛步兵迎战,弓弩手拾起长矛,又成为长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