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残明> 第一五七章 解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七章 解读(1 / 5)

张煌言入城之后,寻了一间客栈住下,向小二要了些饭食用过,仍在回味那篇讨虏檄文。

他今年刚好三十岁,崇祯十五年考中的举人,虽然是文举,却以“慷慨而知兵事”闻名,算得上文武双全的儒将,博洛率大军南下后,他在浙东四明山一带长期领导抗清义师,对各种檄文见得多了,自己还亲手写过两篇,对其中的高下优劣,以及隐含的政治潜台词都有非常敏锐的嗅觉。

和常见的檄文相比,汪克凡发布的这篇《讨虏檄文》更加深刻,兼顾的受众面也更广,除了最重要的士绅地主和读书人之外,对普通百姓和敌占区的士农工商兵都有明确的政策引导,争取民心的力度就大了许多……檄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争取民心,军心,这篇檄文把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了细化,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的利益考虑,就比空泛的号召更加有力。

在风雨飘摇的崇祯年间,江南地区就像一处安稳的避风港,没有太大的战争和灾祸,无论士农工商兵,大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去,清军南下之后,大部分人都不愿拼上身家性命去反抗,一起向满清投降……那个时候,抗清是少数人的事,士农工商兵的主体阶层都选择了投降,士绅地主以钱谦益等人为代表,军队以江南四镇和左良玉余部为代表,商人阶层以徽商、淮商和郑芝龙的海商集团为代表,普通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更是一盘散沙,只有少数明王朝的死忠仍在坚持抗清,所以一步步丢掉了南直隶,丢掉了浙江,丢掉了福建和江西。从弘光帝到潞王朱常淓、从福建的隆武帝到浙东的鲁王朱以海等等。这些明王朝残余势力建立的政权都相继被清军消灭或者击败。

江南地区投降之后,换来的却是满清的种种暴政,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江南的士绅地主在明朝占惯了便宜。在清朝却要承受沉重的赋税,几十万明军甘做满清的走狗。但是骨头只有那么几块,像田雄那样得到重用的绿营将领只是个别现象,商人集团中,除了徽商抢下了盐政这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