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422章 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2章 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1 / 9)

欧洲爆发大规模坦克大战后,为汲取战场上的坦克大战经验,远在亚洲的中华帝国北苑合成战术训练基地内,一款新型主战战车正在进行高强度测试。

测试场上,巨大的马达轰鸣声中,只见一辆新型战车高速机动,测试跑道上一片尘土飞扬。忽而在平坦的路面上高速前进,忽而在高低起伏的地面快速前进,越过两米宽的沟堑,半米深的河道,撞开一米厚的砖墙,攀上60度斜坡,在拒马、暗桩、铁丝网等反战车障碍中顺利通过。

这便是中华帝国陆军装备科技研发部立时五年时间研发成功的M16式新型战车的试验车。虽然这款战车在光华14年就已经制造出原型试验车了,但是陆军部一再推迟采购,要求科研部根据M07和M10式战车在倭国和欧洲战场上的表现进行改进缺陷,同时借鉴欧洲索姆河坦克大战中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最终拖延到光华十六年才获得正式采购合同,考虑到第一批新型战车在光华十六年交货,因此被陆军命名委员会定型为M16式。

有鉴于索姆河坦克大战中,各国坦克高度过高,以至于很容易遭到对火炮直射打击,脆弱的坦克装甲即使是37毫米的滑膛炮也可以轻易击穿。

M16式战车在M10战车的基础上,高度降低,变得扁平,这样可以降低被敌军坦克火力直射的命中率。

在欧洲战场的实战表明,拥有各种承重轮、诱导轮和拖带轮,并且在承重轮和车体间安装了弹簧悬挂减震系统的战车,里面的作战人员更加能够迅速的适应千变万化的战场,寻找到有利的射击位向敌方坦克攻击。

因此,M16式战车参考和吸取了德国人在M10战车基础上改进升级的A7V-4型战车上的先进的弹簧减震结构,并加以优化,安装到M16战车上。

战车全长8米,宽度为3米,全高2.7米,外相更加接近现代主战坦克。

考虑到欧洲战场上的坦克主炮口径增加到40毫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