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京师,已经很是凉爽。大街小巷中的酒楼茶肆里,却热闹非凡。
京师的百姓总是喜欢谈论时政的,当今天子也不禁百姓议论国事,只要你不是恶意中伤、造谣,那么你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京师的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的人很多,却没有几个会来干涉他们。
眼下京师百姓们谈论的焦点,也刚刚从蒙古诸旗主送女进京,换成了大汉第一届科举的热议。就连刘皇叔和秦老夫人在西南的改土归流,都不及今年的科举。
刚刚结束的全国乡试,可谓是余波未平。
今年的童试,倒是中规中矩的,只是比往年增加了一倍的录取数。全天下录取了整整五万名新秀才,着实让天下读书人大为惊叹和欣喜。
今年的乡试,士子们的热情也更高了。
秀才录取翻了一倍,科试录取也翻了倍余,他们都认为今年的乡试可能录取人数会首次破两千。
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料,往年天下乡试一科录取千余,今年则录取了三千。
七大考区考试,每考区录取四百余人,天下三十余省,六万通过科试的秀才们,参与了这三千举人名额的争夺。
不过当这六万名秀才老爷们坐在一座座新建好的贡院里,看着发到面前的考卷时,都有些傻眼。
童试考的还是他们熟悉的八股,科试也是如此,但乡试这样重要的考试,试卷却让他们有些看不明白。
可不管看不看的明白,整个乡试考了三场,每场都考了三天。一如前明。每场考试,秀才们都提前一天入场,考完退场。
连考了三场。贡院号房里呆了九天,许多考生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答完那些试题的。
许多秀才不是第一次参加秋试了。上科他们八月初九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