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都市言情>华娱之巨星推手> 第414章 还缺妹妹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4章 还缺妹妹吗(1 / 4)

就在八卦中,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有说有笑的迈进这家名叫好声音的ktv!

ktv起源于日本,从早期在酒馆里的3人(走唱乐队)发展到(卡拉ok),卡拉就是日语(空)的意思,而(ok)就是英语(ortv(音乐电视)的后两字组合成ktv。

20世纪90年代,是卡拉ok最风行的时候,但这也经过一连串的演变。

在初期,大家应该有听过,或者从宝岛的一些电影里看到过,一个人会推着一台卡拉ok作流动式的生意,它带有两个麦克风和一个钱箱,不放进钱去,机器就不会播放伴奏音乐,麦克风也不起作用。

这和日本一开始推出卡拉ok的情形很像。

后来仿效日本的场地设计由开放式转而成为包厢式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属高价格、高享受,所以除了商业聚会、洽商之外,一般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都选择购置一台卡拉ok。可是近几年来,家庭卡拉ok机被束之高阁,城市里的卡拉ok厅发展到量贩式。

随着当时哈日族的风潮开始盛行时,这股ok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吹进宝岛,被正式译为卡拉ok。香江、大陆内地包括东南亚基本上延承了宝岛的风格,以ktv的形式为主。

一开始,宝岛完全仿效日本的开放式空间设计,但是效果并不好。台湾商人将原有的包厢式小视听中心与之结合起来,经改良后,出现了以包厢为主的ktv。即可以欣赏画面,又能引吭高歌;互不干涉,跳舞的跳舞,表演的表演。

1996年以后,随着酒吧、d厅等更丰富的娱乐方式的介入,卡拉ok失去了原来一统天下的地位,娱乐场所的门牌上已经少见这四个字了。但卡拉ok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模式,以ktv、club、酒店包间、量贩式ktv的面目一而再再而三地咸鱼翻身,以往单纯的唱歌之地衍生出了餐饮娱乐商务交际等多条龙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