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坦克?”前方出现的猛犸坦克的照片很快传到了后方的五角大楼,引起了美国人的一阵惊恐。
或许是陆地巡洋舰的称号对应的是海上炮管林立的巨舰大炮,从坦克一出现,人们就很有兴致的在这个钢铁怪兽身上安装更多和更为粗大的炮管。
但技术的限制,使得多炮管和粗炮管经常难以兼得。
二战前的坦克流行过多炮塔,也流行过一阵主副炮塔,但这些炮管的口径一般都不大。37、45毫米的炮管主流,再加上装甲普遍单薄,当时的动力系统也能承担。但为了追求安全,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为了追求更大火力击穿对方坦克的厚甲甚至是敌方阵地上越来越牢固的防御工事,坦克的炮管口径也越来越粗大。
装甲和炮管口径的发展速度,甚至快过了动力核心的增强速度,人们不得不在多炮管和单炮管之间取舍。
更为重要的是,坦克的战术思想也在这个时候发生着改变。
以前的坦克是作为步兵伴侣,靠着多炮管甚至是多机枪为步兵就近提供更多火力支援。而随着电台在坦克和陆军基层中的应用,闪电战等坦克突击战术的出现,使得坦克更讲究坦克集群的协同作战。
这个时候,一辆坦克上的多炮管就不如几辆灵活机动的编队协同作战的单炮管坦克作战有效。
而且单管坦克在生产程序上以及人员的要求上,也更具有优势。
于是,集群出现的陆地狼群开始了越来越大口径的单炮管称霸时代。
即使到了后世,双炮管和多炮塔也只是出现在试验场上。
当然,这跟导弹的出现对火炮地位的威胁有关。
但即使没有导弹,多炮塔和多炮管也受到动力和材料的制约,出现在主力坦克上的机会很少。既要追求火力,又要追求防护,也只有超重型坦克才能承担。
可超重型坦克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诸如动力、材料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