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345章 北平初步改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5章 北平初步改造(3 / 5)

加的宽大,划船可以自由出入。

他望了望身后,不远的一段已经加上了抗拉强度也极佳的纳米纤维混凝土的顶盖。上边又砌筑起了一层通道,根据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暖气管道、电话线、输电线路等各种管线的需求划分了区域和位置,一起塞进了两条并行壕沟的上部通道内。

管道也方便,虽然与德国人购买的制造管材的机械设备还没运到,基地也不支持这些民用零件的生产,但舰船上给类的管道却是很多,蒸汽管道、输水管道、电缆管桥等等,可以直接拆卸,再进入造船工厂修理好,继续拆卸修理,现成的质量更加优良的材料就有了。

而电话线和电缆,雷达站就可以直接出产成品,地下设施建造并不要求赶速度,反而符合了基地的生产速度,最大的节省了开支。

“你看看后边,”管稻公一指更远处,那里的地下通道已经覆盖上了土壤,拆去了两旁的护栏和遮挡,明年上边将撒上草种和花种,移植上树木,成为一片花园,“咱们建造一段,处理完一段,也整理完一段,到时候也可以直接局部使用一段。对周围又不影响,着急什么?人家考古的这份细致就是为了不给子孙留下遗憾。”

北平城内掘地三尺可能就有文物,所以一路的施工都有考古专家跟随。李济和梁思永主持了此次北平城地下施工的考古工作。两人已经历经26年仰韶和30年龙山文化的挖掘,培养起了一批相对专业的人才。

“这一次工程完工后,恐怕就要绘制出一张北平详细的地下图来了。”李济看着不远处忙碌着测量和清理的工作人员笑道。作为华夏的考古学之父,后世已经少有人知了。政治的潮水淹没了很多历史的痕迹。

“一起的那些搞地质的好像已经正在编制这样的图,这一次工程包涵的信息太多了。水文、土壤、考古、地质结构方方面面都凑在了一起随着施工队伍一起朝前赶。难得上边也不催促,不止是要面子工程。”作为华夏田野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