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逆流伐清> 第一百三十七章 雄心壮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雄心壮志(1 / 5)

满清入关,神州陆沉,战争惨烈,不忍目睹。

但就是这样代价沉重的国战,如果只是简单的军事胜利,那就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如果不能从这场战争中学到教训,改正错误,那尸山血海的代价就只能换来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和平,就又会走上治乱轮回的老路。

而就治乱轮回的趋势而言,似乎是无可避免的。帝国的历史越长,这个趋势就表现得越分明。在这个过程的末端,则是循环出现的帝国崩溃和随之而来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逐鹿中原的军阀混战和平民百姓的苦难挣扎。

而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最终获得竞争优势的体系,又势必属于驾轻就熟,无须冒险试验的帝国制度。这是战争效率最高,社会认同最广的制度。于是,帝国制度再一次出现在新一轮王朝循环的开端。

当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帝国制度对自身弱点的修补也一直没有停止。汉朝有削藩,有独尊儒术;隋唐发明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宋朝完善了抑制军阀藩镇的代理军官制度;明朝发明了代替相权的内阁制度和提高皇帝个人监控能力的厂卫制度;清朝的皇位传贤原则又建立了激励皇子进行素质竞争的新机制。

此外,还有不断改进但成效不佳的宦官控制制度、后戚控制制度等等。尽管帝国制度在各方面都有完善和发展,但在最根本的关系上,在农业生产者与暴力赋敛集团的关系方面,一直不能出现有效的权力制衡。因为最有制衡**的受害者,始终是毫无权力的平民百姓。

所以,在帝国承平日久。人口大量增加之后,农业依赖的土地资源便日渐紧张,帝国各阶层对土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资源竞争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官僚地主和平民地主获得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在竞争中失败的大量人口沦为佃户、雇农、奴仆、流民、乞丐、土匪或盗贼。他们造反的机会成本很低,帝国崩溃的风险也因此加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