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速阁>历史军事>明末风暴> 五九三、羁旅进退不自由(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九三、羁旅进退不自由(一)(2 / 5)

这是人之常情,俞国振知道完全靠压制想要消灭这种声音是不可能的,而只靠讲大道理疏导同样是画饼充饥,最重要的还是让新襄百姓知道,在山`东这一切都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古以来,华夏百姓便有急公好义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构成华夏道统的核心因素之一。但急公好义是有限度的,华夏百姓总不能因为急公好义,将自己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让与别的种族,特别是那些敌视华夏一惯的种族。俞国振也不想将新襄人养成宋襄公,因此他回给章篪的信中,一则强调要进行大义宣扬,支持山`东乃是民族大义,二则也要多宣传山`东能够给新襄带来的巨大利益。

义与利向来就该并行,舍利取义只有在实在无法两全的情况下这样选择,而且也只能是短时间的选择。

山`东煤矿很早就进行开发了,石英石矿也极多,石墨、石膏等新襄如今正需要的矿藏储量极大。这是矿产资源,除此之外,山`东的气候适宜棉花种植,土豆也能在这里很好地生长,因此只要交通便利,这里完全可以成为新襄体系在北方的样板。

而且天下总要归于太平之时,以山`东为基地,新襄的物产随着道路的延伸将深入到北方的各个角落,将中原大地上的活动都激发出来,又化成无尽的财富——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这一位是?”王浩然欣然领命,然后他看到被虎卫押着的阎应元,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位是阎先生阎应元,字丽亨,原是京师通州人,后在江阴隐居,却被刘良佐邀来以为谋主。”俞国振笑道:“水灌兖州之计,便是他出的,幸好你发觉得早,将计就计,否则这一战还有得打。”

“便是他淹了兖州,一时半会也休想破城,主公都应该到了这附近,坚守个两三曰还是不成问题的。”王浩然笑道:“不过,这位阎先生只是在阵前看了一圈,就能想到水淹之计,倒是多谋善智之士。”

“哼!”阎应元冷哼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